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(养螃蟹一亩能要多少本钱)

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

简介

大闸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蟹,因其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。大闸蟹养殖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水产养殖产业。本文将介绍大闸蟹养殖所涉及的技术与方法,以便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。

苗种培育

亲本选择:

选择亲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体质健壮、无病害、生长迅速、繁殖力强。

抱卵:

亲蟹在秋季抱卵,此时应提供适宜的水温和溶氧条件。

孵化:

孵化期间应控制水温在25-28℃,溶氧在5mg/L以上。

蟹苗培育:

蟹苗培育一般分为室内培育和池塘培育两个阶段。

池塘准备

池塘选择:

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无污染的池塘。

池塘改造:

改造池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池塘面积:一般为1-2亩。

池塘深度:1.5-2米。

底质:沙质或泥沙质。

进排水系统:完善进排水系统,保证水质新鲜。

投喂管理

饵料选择:

大闸蟹以动物性饵料为主,包括小鱼、螺蛳、蚌类等。

投喂频率:

根据蟹龄和生长情况,一般每天投喂2-3次。

投喂量:

投喂量根据蟹的摄食情况而定,一般占蟹体重的5-10%。

水质管理

水温:

大闸蟹适宜生长水温为15-25℃,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时会影响生长。

溶氧:

溶氧含量应保持在5mg/L以上,否则会影响蟹的呼吸和生长。

pH值:

pH值应保持在7.5-8.5之间,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蟹的生长。

疾病防治

常见疾病:

大闸蟹常见疾病包括赤皮病、白肌病、腮腺炎等。

预防措施:

定期消毒池塘和养殖器具。

加强投喂管理,提高蟹体抗病力。

及时发现和治疗病蟹,防止疾病蔓延。

收获

收获时间:

一般在中秋节前后,蟹体膘肥体壮时收获。

收获方法:

堵塞进排水口。

抽干池水。

用抄网或竹篓捞出蟹。

运输:

用保鲜箱或泡沫箱运输,保持低温。

加湿纸巾或水草保持湿度。

运输时间不宜过长。